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孩子幼儿园磕磕碰碰_孩子在幼儿园磕磕碰碰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孩子在幼儿园磕着、碰着了,怎样和家长沟通?
孩子在幼儿园里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就在两天前,我家二宝的头上就磕了一个包,放学的时候,二宝与另外一个孩子撞到了一起,我去接他的时候,孩子的眼泪还挂在脸上,老师也挺不好意思的。
幼儿园里那么多孩子,孩子又都好动,就算老师再看着,有时也难免磕碰,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我个人觉得如果是小磕小碰,大可不必追究,老师也很不容易的,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琐碎的事情特别多,我们自己看孩子也避免不了磕碰,所以没必要那么较真。
当然,如果孩子情况比较严重,比如被热水烫伤,摔骨折了,幼儿园是必须要负责的。
二、孩子在幼儿园受点小伤,作为家长的你该如何做?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小伤?孩子上幼儿园避免不了有一些:擦伤、小朋友之间的小挖伤、咬伤、碰破点皮等等。
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这样的一些小伤?你该怎么做?
首先这是正常的,不要大惊小怪。
孩子在幼儿园生活,这是具体生活,发生点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要正确对待。家长不要一见到自己的孩子受点伤就惊呼呼的。要给孩子灌输的是学会保护自己很关键。
第二是不要小题大做。
有的家长主要看到孩子受点伤,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找幼儿园领导闹,要给个说法。让老师下不了台。实际上真的没有必要这样。这是在幼儿园你受点伤就找幼儿园闹,那以后呢走向社会孩子如果有点什么,孩子觉得反正有父母庇护,在他的心灵中形成一种不好的依赖。反而没有学会保护自己的正确方法。
俗话说的好:孩子磕磕碰碰摔摔打打长得快!
受点小伤正确引导会以利于孩子的发展!
三、幼儿在幼儿园磕碰怎么和家长沟通
孩子在幼儿园发生磕碰,幼师该这样跟家长沟通!
虫虫之家潜能幼教
2018年10月17日
幼儿园里的安全问题是最受关注的。从孩子入园的那刻起,老师们的神经都是绷紧的:保证孩子不离开自己视线,保证地面干净无水,桌椅的边边角角也要处理好,防止让孩子受伤。
虽然幼儿园极尽全力保护孩子的安全,但是孩子天性活泼、动作协调性差,难免还是会有一些磕磕碰碰。
实际上。每一次磕碰,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处理得当可以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事情。
相反的,如果家长把事态扩大,不仅不利于孩子从中学到东西,反而会给孩子的性格带来负面影响。
▼
事件回放:
昊昊今年五岁了,这天,奶奶接昊昊放学的时候,发现昊昊的膝盖破了。
老师说下午昊昊和别的小朋友在院子里追着玩,不小心摔倒了,昊昊很坚强,没有哭,而且老师已经对伤口做了消毒处理。
但是奶奶非常心疼,大声质问老师:“你们怎么看孩子的?孩子摔伤了,你们以为这么就完了?我找你们园长去!”
奶奶带着昊昊就去找了园长,园长先是问了情况,然后诚恳给昊昊奶奶道歉,但是昊昊奶奶要求园长必须处分昊昊的老师,而且还要赔钱。
最终经过协调,幼儿园带着昊昊做了一个全面的检查,昊昊的老师也受到了处分。昊昊家长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长点记性,以后才能看好孩子。
果真,昊昊家长发现幼儿园对昊昊的安全格外上心了,减少了户外活动的时间,老师们也步步不离地看着孩子们。
但是昊昊却变得越来越胆小,很多同龄小朋友的活动都不敢参与,性格也渐渐开始内向,昊昊的家长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如果在幼儿园出现磕碰情况,那就一定要狠狠整治学校和老师,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对孩子更上心。
但是学龄前的孩子,本身就精力旺盛,需要不停地活动和探索,加上肢体控制还不十分熟练,出现磕碰是十分正常的。
如果一点磕碰都不容许发生,那就只能牺牲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探索机会,这对孩子成长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先让家长理解孩子的磕碰
磕碰本身不可怕,家长过激的态度才可怕!
1、会让孩子越来越胆小
家长应该都注意到,很多时候孩子磕碰之后,因为受伤比较轻,有的毫无感觉,有的哭两声就继续玩耍。
孩子本身对磕碰、疼痛这些事情是有一些忍耐度的,但是如果家长反应过度,情绪激动或者大声斥责他人,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件特别可怕的事情。
为了防止这种可怕的事情发生,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不敢冒险,不敢探索,不敢和小伙伴玩游戏。这对孩子社交能力和性格发育伤害非常大。
2、会让孩子学会推卸责任
如果发生了磕碰,家长就在孩子面前去埋怨老师,斥责学校,孩子会觉得,自己磕碰受伤,完全是别人的错,和自己没有关系。
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学会把责任都推卸给别人。
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冲动,先搞清楚事情原委,而且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学校和老师。
最重要的是借此机会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有危险的,让孩子慢慢学会保护自己。
3,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合群
为了让孩子绝对安全,阻止孩子参加同龄人之间的“危险”活动是家长的杀手锏。
但是孩子之间的社交就是在跑跳玩耍这些家长眼中的“危险”活动中完成,限制孩子的这些活动,孩子只能和同龄人越来越远,社交能力也无从培养。
▼告诉家长如何妥善处理
1、小伤口,不在意
如果看到孩子身上有些小伤口,但是并不碍事,孩子也没有出现情绪异常等,那简单帮孩子处理下伤口就可以了,至于受伤的原因可以不追究。
2、孩子情绪异常,先问原因
如果孩子受伤之后出现哭闹、害怕、不愿意上幼儿园等情况,那在处理完伤口之后问一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没有搞清楚事情之前一定不要下定论。
3、对老师的态度以宽容为主
孩子在家,几个大人看护,也无法避免孩子的磕碰,何况在幼儿园里,一个老师要看护很多孩子。
所以如果孩子受伤情况不严重,对待老师的态度要以宽容为主。不仅可以教会孩子对他人宽容,也会让老师非常感激,接下来会对孩子格外上心。
四、如何面对幼儿在园的磕磕碰碰家长
小孩子都比较顽皮,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好好跟家长说明原因再真诚道歉,我相信家长都会谅解的。在家中几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还难免会磕着碰着呢,更何况幼儿园那么多孩子只有两个老师看呢,家长会理解的! (一)幼儿方面1.及时处理受伤者。当幼儿受伤时,老师要马上判断幼儿受伤的大致程度,程度轻的,如表皮擦伤,可自行处理,程度重的,如伤口流血、骨折等情况,在叫园医的同时应为幼儿止血,使幼儿受伤的肢体保持不动。幼儿园不能解决的,要马上送幼儿去医院作处理,不得延误治疗时机。 2.保护幼儿的心理。幼儿受到伤害,往往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教师应及时帮助他们消除恐惧,给予更多的抚爱,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有的事故是一个幼儿对另一个幼儿的伤害,教师千万不要指责伤害者,教育要适可而止,以免让这个伤害同伴的幼儿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3.抓住教育契机。幼儿身边出现了安全事故,作为教师应不失时机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讨论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避免事故的做法,使全体幼儿得到活生生的安全教育。同时,还应教育全班幼儿关心受伤的幼儿,渗透情感教育。 4.对受伤者的身体护理。教师应懂得相应的护理知识,对受伤者的护理应根据其身体状况和受伤程度、受伤部位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二)教师方面1.精神安慰。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希望在自己手上发生幼儿安全事故,一上班就紧绷着的安全弦在发生事故后几乎接近极限,此时教师心理负担过于沉重,紧张、不安、焦虑、惶恐、沮丧、泄气等情绪一齐涌上心头,如果园长此时能给教师一种宽容和理解,会使教师释放很多的精神压力,切忌指责、批评教师。 2.分析与反思事故。每一次安全事故发生后,我们应想到从中获取什么经验和教训,作为园长,更应该考虑怎样让其他教师不重蹈覆辙,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园长可以组织包括当事人在内的全园职工对事故的经过进行分析,让大家从中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问题,讨论如果怎样做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教师们学会反思自己的工作,将“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的理念落实在工作行为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失误,从而减少可避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家长方面1.及时通知受伤幼儿的家长。幼儿在园发生安全事故后,当事者应及时告之家长真实情况,还可征求家长的处理意见,不要等到家长来园接人时才说,应尊重家长应有的知情权。 2.做好受伤幼儿家长的安抚工作。幼儿发生安全事故,任何一个家长都会难受,有的家长言语上表现出通情达理,有的家长则会一改往日的温和,对幼儿园或教师大加指责。不论家长态度如何,我们都应换位思考、理解家长,主动上门诚恳地向家长致歉,并详细地介绍事故发生的经过,与家长交流对幼儿的日后护理,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孩子幼儿园磕磕碰碰_孩子在幼儿园磕磕碰碰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孩子幼儿园磕磕碰碰_孩子在幼儿园磕磕碰碰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ytcf.cn/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