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培养孩子拓展行学习(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养成教育的意义: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二、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2)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2)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2)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1)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1)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1)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举止文明的习惯((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2、诚实守信的习惯((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尊重他人的习惯((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6)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4、守时惜时的习惯((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
5、懂得感恩的习惯((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6、勤俭节约的习惯((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7、遵守秩序的习惯((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2)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8、勤于动手的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锻炼身体的习惯((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10、讲究卫生的习惯((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2)饭前便后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9个学习好习惯
(1)提前预习(2)专心听讲(3)爱提问题(4)及时改正错题(5)查询资料(6)不磨蹭(7)仔细审题(8)勤于动笔(9)认真书写
9个做人好习惯
(1)心态积极(2)孝敬老人(3)勤俭节约(4)持之以恒(5)充满自信(6)守时惜时(7)诚实可信(8)善待他人(9)不给他人添麻烦
9个卫生好习惯
(1)饭前便后洗手(2)早晚刷牙(3)每晚洗脚洗袜子(4)手脏了及时洗(5)不随意席地而坐(6)常换衣服常洗澡(7)不随地吐痰(8)不乱扔垃圾(9)随手整理好用具和衣物
9个饮食好习惯
(1)定时定量(2)细爵慢咽(3)吃饭时不说话不出声(4)爱惜粮食(5)不挑食不偏食(6)不吃不合格食品(7)不边走边吃(8)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9)少吃零食
9个阅读好习惯
(1)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2)手不释卷(3)专心致志(4)做摘抄画重点(5)读、写.、思相结合(6)爱护书籍(7)善于使用工具书(8)姿势正确(9)善于交流心得
9个安全好习惯
(1)遵守交通规则(2)遵守公共秩序(3)不急追猛跑(4)不玩火(5)不逞能(6)离家离校要向加长或老师打招呼(7)右行礼让(8)有自我保护意识(9)不做危险动作
9个运动好习惯
(1)每天运动一小时(2)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3)全面锻炼身体(4)常到大自然去(5)循序渐进(6)做好准备活动(7)经常散步(8)积极参加体育比赛(9)不断尝试新项目
9个劳动好习惯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家里的事情主动做(3)别人的事情帮助做(4)按操作程序劳动(5)学会共同劳动(6)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7)找窍门探索巧干(8)劳动结束后整理现场(9)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
9个礼貌好习惯
(1)进别人的房间要敲门(2)不乱翻别人的东西(3)用双手接递长辈的东西(4)坐有坐相,站有站相(5)礼貌待客(6)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7)使用礼貌用语(8)在公共场合要保持安静(9)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
二、请问怎样可以帮助孩子拓展思维?提高学习成绩?
1、创建一个宽松平等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 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作用的。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积极参与的意识。凡跟孩子有关的事情,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家庭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也要征询孩子的意见,以增强孩子的主体意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父母要鼓励孩子大胆质疑、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即使有时候孩子的想法听起来有些幼稚,甚至有些 异想天开 ,家长也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参与意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自觉性。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以拓展孩子的思维广度。 2、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各个环节 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提问、讨论等过程,将所学知识通过学习活动过程的参与达到融会贯通,并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以发展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数学为例,数学解题是有技巧的,为了锻炼思维的广阔性,学生审题后,要结合题目的已知条件,从结论开始一步一步往回推,往往很快就会找到解题的题眼。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孩子的思维更严谨、处理问题更灵活、计算更准确。同时引导孩子将一科学习中所采用的一些思想、方法移植到其他学科中去,对其科目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全面提高成绩。 思维品质的培养重在坚持,家长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相信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提高。
三、想要孩子多学习一点课外知识,丰富眼界,该怎么做?
丰富孩子的视野,提高课外知识的方法:1.帮孩子找回学习的快乐如果你的孩子把学习看成苦差事,父母就有责任帮他改变看法。应该抽时间陪孩子一起复习,共同讨论疑难问题,同时营造欢乐的气氛。只有在欢乐中学习,孩子才能有兴趣不断积累知识。2.陪孩子去买课外书在周末休息时间,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逛书店,为孩子买课外书。除了知识性读物之外,畅销书也可以适当考虑,因为书中的主人公往往具备很多优秀品质,可以让孩子以他们为榜样,为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标。3.陪孩子一起看课外书家长应该买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课外书,尽量挑那些趣味性强的和孩子一起看,一起交换读书心得。尽量在欢乐的气氛中多说“真有意思”这样的话,逐渐打消孩子对学习的恐惧心理。4.学习计划中留出看课外书的时间为了让孩子在每天的学习中都能得到快乐,应该在学习计划中留出课外书的阅读时间,要求孩子在书里标出自己觉得重要和有趣的内容。如此,每天看课外书的乐趣,可以成为推动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动力。5.与孩子交流读书心得家长应该抽出时间看孩子的课外书,和孩子一起交流读书心得。父母应该以平等的态度谈出自己的看法,询问孩子的想法。友好融洽的气氛能让孩子体验获得更多知识的乐趣,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观点,接受父母的告诫,还能加深相互之间的感情。6.引导孩子遇事多问为什么求知欲是积累知识的动力。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的求知欲,遇到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可以让孩子上网查找资料自行解决。当孩子对某一科目产生厌倦情绪时,家长可以用友好的态度多问孩子和课程有关的“为什么”,引导孩子重新产生兴趣。
四、孩子需要哪些方便的拓展性学习
数字游戏形式的拓展活动首先为大家介绍的是以数字游戏的形式开展的拓展活动,具体的方法是由老师任意说出一个数字,然后让小学生按照老师说出来的数字组合在一起,组合好以后就围成小圈坐在一起成为一个小组,没有组合正确的小组就算失败。难度升级则是由男生和女生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然后按照同样的方式来进行不同的组合。这种数字游戏可以说是各个年龄段都可以玩的,对应变能力有较好的锻炼。歌舞结合形式的拓展活动这种拓展活动主要是考验学生的表演能力,由两个小学生作为一个小组进行。任意提出歌曲中必须包含有一个字,然后让一个小学生唱歌,另一个小学生伴舞,如果唱歌和伴舞都做不到位就算失败。这种拓展活动除了考验小学生的表演能力,还对其团队协作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如果一时想不出来,两个人需要相互帮助来完成这个任务。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培养孩子拓展行学习(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培养孩子拓展行学习(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ytcf.cn/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