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企业做股权的越来越多,不少老板认为一股就灵,认为只要一给员工股权,企业就会立刻变好,事实上股权仅仅是企业经营好的工具之一,并不等于企业给予员工股权之后,就会出现 180 度的大转弯。老板在做股权前,还要考虑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1做大与做小
沈阳一家餐饮企业,2017 年 12 月之前,有 10 家店,企业年盈利在 1000 万左右,老板觉得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为了抢占市场,急于做大。
2018 年在当地及周边市场又开出 10 家店,结果 2018 年全年经营下来,利润不升反降,仅有 800 多万利润。入股的员工士气受挫,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为何店面多了,但企业的盈利却降低了?
总结:人才储备不足,往往是开业时,临时抓店长,加之管理没有跟上,再加上店面选址不到位,装修费用往往会超标,有的店预算 200 万,开业时可以达到 250 万。
因为预算超标,店面回收周期加长,影响入股员工经营的信心。
相反,我们服务的一家餐饮企业,开业 10 年,仅开出 20 家店面,开店速度不快,但每家店都挣钱,员工投资回报稳健,企业良性发展。
总结:企业并不是越大越好,经营好,有利润才是王道。
2做多与做少
一家北京的中式餐饮企业,原来经营的非常好,2012 年赶上国八条,企业经营受损,老板病急乱投医,转型投资铁板烧,5 年砸进 2000 多万,几乎血本无归,又砸进去 1000 万,做快餐连锁,亦然颗粒无收。
2017 年,痛定思痛,关掉了铁板烧,关掉了中餐连锁,回归主业,中式餐饮。
经过一年的调整,该企业营业额稳健增长,利润也得到回升,员工的信心也开始稳定。
老板在总结时说:总认为自己干的不挣钱,别人干的挣钱快,于是想转型学习别人,后来发现,还是经营好一项主营业务是王道。
我们服务无锡的一家餐饮企业,10 年来,只卖两种小笼包,四种馄炖,从早卖到晚,成为当地的小笼包知名品牌。老板尽管年轻但定力很足,主张一生做好一件事,专注小笼包,让小笼包走向世界。
总结:人的时间、精力有限,能做好一件事已经不易,在餐饮中,能做到品类的代表,就会形成品牌效应,如全聚德烤鸭,狗不理包子,喜家德虾仁水饺、阿五黄河大鲤鱼,按照这个逻辑,有多少餐饮品类值得我们去好好做精,做好呢?
一家餐饮企业未必做太多的品类,在一个领域,做到一厘米宽,10000 米深即可。
3做快与做慢
上海一家餐饮企业,为了抢占消费者的认知,急于攻城略地,开疆拓土。2016 年开业,3 年之内在四个省,上海、福建、陕西、辽宁,包括 11 个城市不断开店。
结果是,除了原来上海的市场外,其余的市场经营极其惨淡,老板充当救火队队长,企业利润微乎其微。
反观另一家餐饮企业,巴奴毛肚火锅,6 年来,扎根郑州市场,稳扎稳打,不急于扩张,在区域和海底捞进行抗衡,成为在全国唯一能在省会市场和海底捞并驾齐驱的餐饮品牌。
巴奴的做法符合《孙子兵法》的根据地打法,和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类似。巴奴做到了在重点区域,投入重要兵力,打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总结:餐饮企业在品牌势能不是足够强大时,能否稳扎稳打,不急于扩张,采用蚕食政策,利用好有限的兵力,打赢品牌这场战争。
这三点,请各位餐饮老板在做股权前想明白,毕竟员工入股的目的极其简单,就是多一份收入。如果企业不挣钱,员工就不会入股,即使入了股也未必能挣到钱,股权改革的效果也不一定好。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以上三点请老板在股改前想明白。
让实体店业绩倍增,免费领取共享店铺系统》》》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共享店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ytcf.cn/22308.html